中国政府网|中国经济周刊|灵动传媒 今天是:

为什么C57小鼠不适合造混合型高脂血症

6787

发布:2025-07-07 灵动传媒

       在代谢性疾病研究中,混合型高脂血症(同时表现为甘油三酯、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,高密度脂蛋白降低)的动物模型构建至关重要。然而,作为实验室常用品系的C57小鼠,却常被质疑其在此类模型中的适用性。本文将从基因特性、代谢机制和造模局限性等角度,解析C57小鼠为何不适合作为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理想模型。

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造模要求

混合型高脂血症需同时满足甘油三酯(TG)、总胆固醇(TC)和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显著升高,高密度脂蛋白(HDL-C)降低的病理特征。根据国际标准,造模饲粮需包含高脂、高糖、高胆固醇成分,且动物需在8-12周内表现出稳定的代谢紊乱 ,然而,C57小鼠的生理特性使其难以满足这一核心需求。

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造模要求

天生抵抗高甘油三酯小鼠的脂蛋白代谢与人类存在显著差异。例如,小鼠缺乏胆固醇酯转移蛋白(CETP),导致其高密度脂蛋白(HDL)占主导,而非人类的低密度脂蛋白(LDL)。这种差异使C57小鼠对甘油三酯的代谢异常“迟钝”——即使长期高脂饮食,TG仅轻微升高,难以达到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标准。

胆固醇升高的局限性 虽然C57BL/6小鼠对高胆固醇饲粮敏感,但其胆固醇升高依赖高剂量胆固醇(1%-5%)+胆盐辅助的特殊配方。例如,含0.5%胆固醇+0.2%胆盐可诱导胆固醇升高,但单独使用普通高脂饲粮效果有限更重要的是,这种升高的胆固醇主要集中于HDL,而非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LDL 。


代谢代偿机制干扰 C57小鼠肝脏的脂质合成与清除能力极强,长期高脂饮食反而可能激活代谢补偿通路,抑制脂质蓄积 。例如,其肝脏中酒精脱氢酶活性高,可能加速脂质代谢,削弱造模效果 。

实际造模中的“水土不服”

      单一指标突出,混合型难以实现实验数据显示,C57小鼠通过高脂饲粮诱导后,通常仅表现为肥胖、胰岛素抵抗和胆固醇升高,而甘油三酯水平变化不显著 例如,60%高脂饲粮喂养12周后,C57小鼠TC显著升高,但TG仍处于正常范围 。

      病理表型偏差混合型高脂血症常伴随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,但C57小鼠的肝脏病变以小泡型脂肪变性为主,缺乏人类常见的纤维化和气球样变 此外,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需依赖ApoE或LDLR基因敲除,而非单纯饮食诱导 。


更优替代模型推荐

      金黄地鼠金黄地鼠的脂蛋白谱与人类高度相似(含CETP蛋白),高脂饲粮可快速诱导TG和TC同步升高,且伴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,是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(NASH)研究的理想选择。

      SD或Wistar大鼠大鼠对高糖高脂饲敏感,8周内即可出现显著TG和TC升高,且肝脏病理特征更接近人类 。例如,脂肪乳剂灌胃法可稳定诱导混合型高脂血症,并伴随肝脾损伤 。

      基因工程小鼠若必须使用小鼠,建议选择ApoE-/-或LDLR-/-品系。这些模型无需复杂饮食即可自发高胆固醇血症,结合高脂饲料可进一步升高TG,模拟混合型表型 。


研究设计建议

      明确研究目标若重点为胆固醇代谢或动脉粥样硬化,C57小鼠仍具价值;若需混合型高脂血症,应优先选择地鼠或大鼠。

      饲料配方优化若使用C57小鼠,需添加胆盐(如0.5%胆酸钠)并延长造模周期至16周以上。

      多指标验证除血脂检测外,需结合肝脏病理(如HE染色)和炎症因子分析,避免假阴性结果 。

结语

      C57小鼠代谢研究中的地位不可替代,但其基因和代谢特性决定了其在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中的局限性。研究者需根据具体科学问题灵活选择模型,结合多物种验证,才能更精准地模拟人类疾病机制。毕竟,合适的模型是科研成功的基石! 


来源:协同生物


思研长生.jpg